1950年10月,志愿军入朝作战前夕,时任新华社随军记者陈伯坚到预定入朝参战的炮一师26团采访。 也就是在采访的过程中,陈伯坚偶然注意到,当时该团几乎全体战士都在哼唱一首小调,在好奇心的驱使下,陈伯坚对这首小调上了心,后来战士们把自己油印的小报拿出来,指着上面一首词说: “我们唱的就是这个。” 陈伯坚拿过来一看,只见报纸上模糊的字迹写着: “雄赳赳,气昂昂,横渡鸭绿江。保和平,卫祖国,就是保家乡。中华好儿女,齐心团结紧,抗美援朝鲜,打败美国野心狼!” 陈伯坚看了以后,认为这首词反映了志愿军战士精神面貌,就写进了自己的采访记录里面,当然在转录的时候,陈伯坚对原词进行了简单的修改,把“横渡鸭绿江”改为“跨过鸭绿江”,把“中华好儿女”改为“中国好儿女”。 “雄赳赳,气昂昂,跨过鸭绿江。保和平,卫祖国,就是保家乡。中国好儿女,齐心团结紧,抗美援朝鲜,打败美国野心狼!” 不过无奈的是,因为陈伯坚在采访过程中,并没有查到这首词的作者是谁,所以他在通讯稿里面只好这样写: “这是记者在前线的中国人民志愿军部队中听到的广为流传的一首诗。” 1950年11月26日,《人民日报》一版刊登了这篇通讯,随后这首词便引起了很大的反响。 不过,陈伯坚自己并没有想到,他的这篇通讯一发表,却差点酿成了一个历史谜团。 一 1950年11月26日,《人民日报》刊登了陈伯坚这篇通讯后,所载的词引起了各方读者的共鸣。 时任文化部艺术局副局长周巍峙看到了这首词,他认为这首词写的很好,就萌生了谱曲的想法。搞音乐,周巍峙本来是专业的,他曾被周恩来赞誉为“既懂业务又能做行政领导的人才”,几乎是在很短时间里,周巍峙就把曲子谱好了。 周巍峙后来带着这份草稿给了时任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吕骥(中国著名音乐家)看,吕骥看了以后赞不绝口,但同时提出了一点意见: “把“打败美国野心狼”改为“打败美帝野心狼”。” 周巍峙采纳了吕骥的意见。 不久之后,《人民日报》上刊载了由周巍峙谱曲的歌曲《打败美帝野心狼》。不过在刊登时,因为不知道词作者是谁,所以只好署名为“志愿军战士词,周巍峙曲”。 经《人民日报》发表以后,这首歌很快就为国人所熟知。 只是作为曲作者的周巍峙一直对歌曲的名字《打败美帝野心狼》不满意,后来他偶然看到《民主青年》杂志以《中国人民志愿军部队战歌》为题刊载了这首歌,认为“战歌”一词用的很妙。 1951年4月10日,《人民日报》上第二次发表了这首歌,歌曲的名字已经改成了《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》,曲作家周巍峙对原词又一次做了一个小小的改动,去掉了原词中“抗美援朝鲜”中的“鲜”字: “雄赳赳,气昂昂,跨过鸭绿江。保和平,卫祖国,就是保家乡。中国好儿女,齐心团结紧,抗美援朝,打败美帝野心狼!” 这首歌曲经过几位创作者的修改,歌词更加凝练,并随着传唱,很快就到了朝鲜战场上,极大的鼓舞了志愿军战士。 可在当时,人们几乎都忽略了一件事,就是这首歌的词作者究竟是谁? 后来这个问题一搁置就是三年的时间。 1954年4月1日(也有资料说是在1953年),《人民日报》再一次以《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》刊载了这首歌,同年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和中国文联举办的“三年来全国群众歌曲评奖”,《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》位列一等奖九首歌之一,而且还是第一名。 为了给这首歌的作者颁奖,有关工作人员开始走访调查。 第一个找到的就是陈伯坚。 一开始,众人都以通讯稿的作者就是词作者,但大家找到陈伯坚后,陈伯坚却说: “这首诗不是我自己写的,而是来自于某炮兵部队的连指导员。” 不过很有意思的是,陈伯坚那时也没记下词作者的名字,于是一行人根据陈伯坚的话,又马不停蹄的奔赴炮一师26团,几经艰难才搞清楚,创作这首词的是时任志愿军炮兵1师第26团5连任指导员的麻扶摇。 二 很有意思的是,麻扶摇虽然是词作者,但他自己却并不是一个专业的音乐家,按他本人的话来说就是: “我根本就不懂写歌词。” 1950年6月25日,朝鲜战争爆发后,为了保卫东北边防,在必要时进入朝鲜支援人民军作战,组建了东北边防军,麻扶摇所在的炮兵第一师划归东北边防军。 至10月1日,美军在仁川登陆后,迅速越过了三八线,向中朝边境挺进,在毛主席指示下,东北边防军改称志愿军,随时准备开赴朝鲜参战。 与此同时的是,在预定入朝的部队中开展政治动员工作,据麻扶摇自己回忆,当时炮一师的官兵面对侵略者的野心,各个群情激奋,纷纷写下了请战书入朝。 麻扶摇作为五连政治指导员,也收到了战士们写的请战信,也深受鼓舞,在入朝前夜的一个晚上,他伏案创作,写了一首出征诗,并在第二天团召开的誓师大会上,当众朗读了这首诗。 这首出征诗就是陈伯坚后来在部队采访时看到的那首诗。 也因为这首诗基本的反映了战士们的心声,大会后不久,团政治处编印的《群力报》和师政治部办的《骨干报》都在显著位置刊登了这首诗。 当时,五连还有一个文化教员,给这首诗谱了曲子。 炮一师入朝时,战士们哼唱的就是这首歌。 随着周巍峙谱曲的《志愿军战歌》唱响以后,很快就传到了朝鲜战场上,麻扶摇当时听了这首歌以后,只是觉得跟自己创作的那首诗很像,只是个别字眼不一样。 不过,淳朴的麻扶摇那时并不认为后来传入朝鲜的《志愿军战歌》的歌词是他创作的,后来有战士问他: “这不是你写的词吗?” 麻扶摇只是平静的回答: “不知道是不是我写的。这两个字‘跨过’,肯定不是我写的。” 麻扶摇并不知道,这首词传回国内以后,会引起这么大的轰动,他也是1953年回国以后,才知道了这件事。不过,麻扶摇自始至终不认为这首词不是属于他自己的,而是全体志愿军战士的心声。 战争胜利后,麻扶摇回到老家,那时《志愿军战歌》已经火遍了大江南北,但他自始至终也没有讲自己是词作者。 麻扶摇晚年接受采访时曾强调,不应该把这首词的创作者归于他个人,而是应该归于全体志愿军战士,在谈到创作过程时,麻扶摇很坦然: “那时候,我根本不懂写歌词,也不是为唱歌而写词。战歌唱响后,有人说我成了名人,是歌词作家,我一概摇头否认。我只是志愿军的一名普通战士,是人民军队里的一名政治工作者。” 值得一提的是,在1954年《志愿军战歌》荣获全国群众歌曲评奖一等奖,但工作人员找到麻扶摇时,麻扶摇一再谦逊表示自己不是词作者,但此后各种报刊登载这首歌曲时,词作者署名一律改为麻扶摇。 三 《志愿军战歌》的词作者麻扶摇与曲作者周巍峙都没见过面,只是因为这段创作经历,才把两人紧密的联系在一起。 直至1990年,已经年过六旬的麻扶摇才第一次拜访了周巍峙,后来麻扶摇在接受采访时谈到了这段经历: “我们俩以前虽然没有见过面,但一见如故,跟知心的老朋友一样。” 不过,麻扶摇的人生轨迹并没有因为一首歌就发生了变化。 从朝鲜战场回国以后,麻扶摇被调到了炮兵司令部办公室工作,此后又亲眼见证了二炮部队的建设与发展,他并没有走上艺术创作的道路,终其一生也就只有这么一件作品。 故事写道这里,其实还没有结束。 作为发现这首词的记者陈伯坚。 当年在组织上找到他确认这首词的作者时,他并没有选择隐瞒,而是告诉工作人员,创作者是来自基层连队的人,为找到麻扶摇提供了机会,从这个角度去看,陈伯坚高风亮节的精神值得钦佩。 陈伯坚夫妇也是老革命家,后来他们家始终把发现这首词当成是一种荣耀。 2024年3月24日,陈伯坚夫妇的子女把收藏父母的一批珍贵文物共26件捐赠给了抗美援朝纪念馆,其中就包括1950年11月26日刊登陈伯坚通讯稿暨《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》歌词的《人民日报》。 在抗美援朝纪念馆,还陈列着另外一件有关《志愿军战歌》的珍贵文物,即周巍峙为《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》谱曲的手稿。 值得一提的是,作为词作者,麻扶摇自己的手迹是没有保存下来的。 我们如今能看到麻扶摇手书的《志愿军战歌》战歌手迹,都是后来他应邀写的,共有两份,其一为2011年7月为黑龙江省《绥化日报》记者书写的;其二为2007年1月17日给辽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卢骅书写的《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》歌词手稿。 2007年1月。辽宁社科院组织专人研究抗美援朝这段历史,卢骅特意给麻扶摇写信,请他提供一些材料,麻扶摇则是手书了一份《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》歌词手稿赠送,并给卢骅写了封回信。 值得一提的是,麻扶摇所在的五连后来有了一个称号“志愿军战歌连”。 2016年9月,“志愿军战歌连”的全体官兵给麻扶摇写了封信: “尊敬麻老前辈,60多年前,您慷慨激昂写下的《志愿军战歌》,激励了广大志愿军官兵英勇战斗。60多年过去了,《志愿军战歌》的旋律依然响彻大江南北,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后来人奋勇拼搏。作为“志愿军战歌”连的传人,我们因《志愿军战歌》而感到无上荣耀……” 麻扶摇收到信以后,饱蘸笔墨写了封热情洋溢的回信: “五连有着优良的作风传统和光辉的战斗历程,从过去到现在,五连一直是好样的!五连从来都是站排头的!在我像你们一样年轻的时候,是五连给了我成长的磨炼和滋养,五连是我人生一个重要的出发地……” 尽管已经过去了七十多年,但由麻扶摇创作的这首词仍然有着振奋人心的力量,这首歌不仅仅是一个时代的痕迹证券如何利用杠杆,而是中国人精神意志的集中体现。 |